今年年初開始,劉阿姨逐漸感覺身體乏力,膚色越來越黃,吃啥都沒有味兒。在我院消化科檢查后,可把劉阿姨嚇壞了,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肝內巨大占位,考慮肝內膽管細胞癌。消化科李賓副主任醫(yī)師立即組織醫(yī)院肝膽胰外科、腫瘤科和影像科等相關科室會診。
經多學科會診后,專家團隊一致認為,劉阿姨目前肝內膽管細胞癌直徑約11CM,腫瘤侵犯第一肝門,其中門靜脈左支、左右膽管受侵,腫瘤緊貼門靜脈右支,手術切除不僅風險大而且難以完全切除干凈,建議先行腫瘤介入治療,為手術切除創(chuàng)造更多機會。
在和劉阿姨及家屬商議后,劉阿姨轉入我院腫瘤科治療。腫瘤科團隊迅速為劉阿姨安排肝穿刺活檢,病理結果證實為肝內中低分化膽管細胞腺癌。經腫瘤科診療組充分討論后決定為劉阿姨行肝動脈介入灌注化療(HAIC)聯(lián)合靶向免疫的全身治療方案。
在完善術前檢查后,腫瘤科游勇飛副主任醫(yī)師于2023年1月18日為劉阿姨進行了第一次肝動脈灌注化療(HAIC)治療。第一次治療結束后,劉阿姨的皮膚黃染褪去、食欲也逐漸恢復,治療信心大增,她也終于不再覺得自己被判了“死刑”了。
▲游勇飛副主任醫(yī)生正在給劉阿姨做介入手術
2月9日及3月2日游勇飛再次給劉阿姨做第二、第三次的HAIC治療,期間影像學復查發(fā)現(xiàn)腫塊逐漸縮小。經肝膽胰外科主任孫明生及楊建東副主任醫(yī)師充分評估后給出結論,劉阿姨經歷3周期HAIC治療后,腫瘤大小已縮小至5CM,腫瘤與第一肝門出現(xiàn)間隙,可以進行切除手術。
4月11日,肝膽胰外科主任孫明生和楊建東副主任醫(yī)師共同為患者進行了肝腫瘤手術切除,術中使用超聲評估腫瘤切除范圍,精準定位,出血少,手術非常順利,為更好的保護劉阿姨的肝功能,手術全程未阻斷肝門。目前劉阿姨手術后恢復非常好。病理結果讓人欣喜,切出來的腫塊都是壞死組織,沒有殘存的腫瘤細胞。已經達到了病理學上完全緩解的效果(pCR)。
▲肝膽胰外科專家團隊為患者進行肝腫瘤手術切除
這一例由我院消化科,肝膽胰外科,腫瘤科及影像科等多學科共同協(xié)作診療的大肝癌病患,終于達到治愈的療效。
肝內膽管細胞癌是指發(fā)生于肝內膽管的惡性腫瘤,屬原發(fā)性肝癌的一種,發(fā)病率僅次于肝細胞肝癌的肝臟原發(fā)惡性腫瘤,近年來發(fā)病率呈上升趨勢。
肝膽管細胞癌發(fā)病隱匿,早期無癥狀,晚期可有上腹不適、肝大、體重下降、黃疸等癥狀。多數(shù)患者發(fā)現(xiàn)時已失去手術時機,而肝內膽管細胞癌的內科治療效果并不盡如意,大多數(shù)患者的生存期甚至都很難達到1年。哪怕是在腫瘤治療發(fā)展如此迅猛的時代,肝膽管細胞癌的治療瓶頸也是難以跨越。
HAIC是指經腫瘤供血動脈灌注化療藥物,常用化療藥物有蒽環(huán)類、鉑類、抗代謝藥等。
HAIC并不是一種新的肝癌治療技術,早在上個世紀70-80年代就已經開始。當時主要通過外科肝動脈置管或血管內介入技術,進行肝動脈插管完成化療藥物的灌注。與全身化療相比,在肝動脈里灌注化療藥物能夠增加腫瘤組織局部藥物的濃度,同時減少化療藥物在其他器官的分布,從而產生較強的抗腫瘤作用且降低全身副反應。
本例病例即采用HAIC進行新輔助治療,達到轉化成為可切除肝癌的目的。將其用于肝膽管細胞癌的轉化治療,達到了預期的療效。
HAIC的適應癥:
1、用于無法切除的原發(fā)性或繼發(fā)性肝癌。
2、肝癌切除術后高危復發(fā)的病人,可行輔助性HAIC預防復發(fā)。
掃碼查看服務號
(預約掛號、在線繳費、查閱報告)
掃碼查看訂閱號
(醫(yī)院動態(tài)、靠譜科普)
東湖院區(qū):
南昌市東湖區(qū)象山北路128號
0791-88862216
青山湖院區(qū):
南昌市青山南路739號
0791-88676739
紅谷灘健康管理中心:
南昌市紅谷灘新區(qū)綠茵路800號
0791-83872070
88862328
九龍湖院區(qū):
南昌市紅谷灘區(qū)九龍湖街辦鷹潭街777號(鷹潭街地鐵站2號口旁)
18720053781
Copyrights ? 2015 南昌市第一醫(yī)院 版權所有
備案號:贛ICP備09010013號-1
(洪衛(wèi)網審 [2015] 第 16 號)
贛公網安備 36010202000257號